可持续发展169个具体目标解析及案例(123)

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改后.jpg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涵盖17项目标,第14项是水下生物,即: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以促进可持续发展。(解读点此)

在这一大项下面,有10个具体目标,第14.7是:到2030年,增加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通过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获得的经济收益,包括可持续地管理渔业、水产养殖业和旅游业。

●现状

国际篇

为了从“大规模”蓝色经济中获益,小岛屿、最不发达沿海国家需要多维脆弱性指数来应对风险

微信图片_20230425190356.png

世界贸易组织(WTO)总干事恩戈齐•奥孔乔-伊维拉(Ngozi Okonjo-Iweala)表示:“为了实现经济潜力,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沿海国家将需要制定确保其传统活动可持续性的战略,并努力发展新兴产业,如海上运输、港口活动、造船、海洋生物技术、可持续旅游和水产养殖。”

她还表示:“海洋贸易每年产生约2.5万亿美元的收入,相当于世界第七大经济体。世贸组织和多边主义提供可预测的贸易环境,促进流动和投资。世贸组织规则,加上金融、运输和通信领域的重大进展,促进了创新,支持了价值链的创建,现在可以支持可持续的蓝色经济。”

在这种情况下,沿海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需要技术和财政援助,以及在各种海洋管理工具方面的能力建设,例如渔业合规和监测、海洋空间规划、建立海洋保护区和与海洋污染作斗争。

然而,这些国家需要得到帮助,以消除私人投资的障碍,并实施创新工具,如蓝色债券、债务转自然和蓝色碳融资。这些国家地处偏远,人口少,财政空间狭窄,高度依赖受新冠大流行严重影响的经济部门,此外,由于属于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国家,它们没有资格获得优惠融资。

为响应小岛屿要求重新评估其资格的呼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编制了一个多维脆弱性指数,反映所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传统风险和新出现的风险。报告显示,大多数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比它们的收入水平本身所显示的要脆弱得多。她解释说,如果把这个指数而不是人均收入作为筹资标准,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每年平均可以节省其国内总产值1.5%的利息支付。

因此,《联合国全球契约》助理秘书长桑达•奥加姆博强调,蓝色经济对沿海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至关重要,因为这些国家的海洋资源是从大流行病中恢复过来并走向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来源:联合国新闻网

中国篇

中国致力于在南南合作中授人以鱼亦授人以渔

微信图片_20230425190350.png

2020年9月,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议期间,中国宣布设立规模为5000万美元的第三期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信托基金。这一基金自2009年正式成立后,中国捐资总额达到了1.3亿美元。

中国在联合国粮农组织框架下开展南南合作,通过知识分享、技术交流、能力建设、试验示范等活动,对推动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提高粮食安全与营养水平、减少农村地区贫困、提高农村妇女和青年参与农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信托基金项目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提高农业产量和生产率、构建可持续粮食体系、发展热带与旱作农业、提高灾害和风险抵御能力等。

基金设立以来,数百名中国专家和技术人员被派往十几个亚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与亚非地区的农民分享知识与技术,在谷物生产、畜牧业、园艺、渔业、水产养殖业以及水土管理与保护等多个领域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他们在马达加斯加教当地农民种植杂交水稻,在埃塞俄比亚诊治动物疾病,在纳米比亚教果农种植芒果……此外,还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1000名学员参加了40多场能力建设活动,农村地区有7万多名基层直接受益人和数十万名间接受益人。该基金将为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确保人人享有粮食安全和营养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中国青年网

●案例

国际篇

“南南合作的典范”——中乌友谊农业技术示范中心

微信图片_20230425190345.png

中乌友谊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位于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和恩德培国际机场之间,那里也是乌干达水产研究与发展中心,是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乌干达(三期)南南合作项目水产示范基地。中国政府、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乌干达政府已经实施的前两期南南合作项目,共计大约50名中国专家和技术员到实地帮助乌干达提高粮食安全水平,以减少饥饿与贫困。项目赢得良好政治、经济、社会效益,获得乌干达总统书面赞誉,荣获“首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减贫案例。借力“南南合作”平台,中国专家培训当地农业官员、技术人员及农民近10万人次,向受援国传授了农业实用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了一大批农业发展人才,堪称“南南合作的典范”。

来源:人民网

在小岛屿国家建立蓝色经济

微信图片_20230425190339.png

近几十年来,我们目睹了海洋活动的急剧增加,以至于科学家们将其命名为“蓝色加速”。到2030年,许多以海洋为基础的产业在附加值和就业方面增速都有可能超过全球经济增速。这些产业包括海上风能、潮汐能和波浪能,海洋水产养殖,邮轮旅游,海上监视和海洋生物技术。预测表明,到本十年末,海洋经济可能达到3万亿美元以上。

投资海洋经济显然具有经济意义。根据可持续海洋经济高级别小组最近的一项分析,平均每投资1美元将产生5美元的回报。一组国家,特别是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可以从迅速增长的海洋经济中获益。虽然它们的面积可能很小,但许多国家称自己为“大海洋国家”,而且显然是有充分理由的。通过它们的专属经济区,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控制着大约30%的海洋面积。一些专属经济区的规模确实令人叹为观止。例如,圣卢西亚的海洋保护区面积相当于德国,而图瓦卢的专属经济区面积是其陆地面积的2.7万倍。毛里求斯和塞舌尔的专属经济区加起来,面积比印度还大。

在太平洋岛国帕劳,国家海洋保护区(PNMS)于2020年1月1日生效。该保护区关闭了帕劳80%的专属经济区,禁止所有形式的采掘活动,包括所有类型的捕鱼。它的面积是墨西哥的两倍,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保护区之一,早在2009年,该国就将整个专属经济区指定为鲨鱼保护区。

在加勒比地区,伯利兹成为美洲第一个完成海洋保护债务转换的国家,这将重组5.5亿美元的对外商业债务,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0%,并将其国家债务减少12%。伯利兹的投资将使其在未来20年内投入1.8亿美元用于保护其海洋生态系统。这显然不仅是对自然的投资,也是对生计的投资。据估计,伯利兹25%的旅游业以珊瑚礁为基础,而旅游业创造了该国41%的国民收入。

展望未来,蓝色经济将推动全球商界与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政府之间的新一代海洋经济伙伴关系。

来源:联合国官网

中国篇

全球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联盟再谱南南技术合作新篇章

微信图片_20230425190332.png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官网以“中国养鱼经验圆非洲青年创业梦”为题,报道了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培养的乌干达渔业专家大卫•穆里卡先生应用中国渔业技术助推乌水产养殖产业发展、服务当地人民生计改善、推进中乌渔业友好合作的典型事迹。大卫•穆里卡先生的事迹,是淡水中心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领导下,依托全球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联盟(GSAAP)这一新型的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平台而打造的可持续水产养殖实施典范;更是中心服务GSAAP宗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中国技术和中国方案服务全球水产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生动案例。

来源: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深圳雷铭科技与海信集团向中埃南南合作项目提供援助物资

微信图片_20230425190300.png

中国—埃及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项目援助物资发运仪式以线上视频形式举办。该合作项目是落实“十百千”倡议和“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计划的具体举措。在这次援助项目中,深圳市雷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了1000套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1835套太阳能LED路灯,以及40000只LED灯泡和灯管等太阳能产品,海信集团提供了906台节能空调。海信空调坚持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以绿色低碳为主要行动路径,致力于产品创新,全力支持埃及绿色低碳发展。更重要的是,本项目空调采用不会破坏臭氧层的环保制冷剂,大大提高空调产品的环保属性。

来源:深圳新闻网

●背景 

由联合国发起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2015年9月,世界各国领导人在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联合国峰会上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该议程涵盖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169个具体目标,于2016年1月1日正式生效。各国将致力于消除一切形式的贫穷、实现平等和应对气候变化,同时确保没有一个人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