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目标解读之十:减少不平等(附中国深圳案例)

undefined

C_SDG goals_icons-individual-RGB-10.png

目标10:减少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不平等

国际社会在帮助人们摆脱贫困方面已经取得长足进步。最脆弱的国家,包括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继续在脱贫方面取得进展。但是,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卫生和教育服务以及其他生产性资产的分配差异巨大。

人们日渐认识到,如果经济增长不具包容性,而且没有兼顾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方面,即经济、社会和环境,则经济增长就不足以减少贫困。幸运的是,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的收入不均都在减少。目前,在94个有数据的国家中,60个国家的人均收入增长率都高于各国平均水平。为最不发达国家的出口创造优惠准入条件也取得了进展。

为减少收入不均,我们建议各项政策在原则上具有普适性,但要兼顾贫困和边缘化群体的需求。我们要扩大对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的免税待遇并延长优惠期限。此外还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增加发展中国家的表决权比例。最后,要通过技术创新,帮助移民工人降低汇款成本。

目标10.jpg

事实和数据

●2016年,最不发达国家超过64.4%的出口商品均可零关税进入世界市场,相比2010年,这一比例提高了20%。

●根据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数据,最贫穷20%人口的儿童五岁前死亡率仍比最富裕20%人口的高三倍。

●社会保障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残疾人遭遇灾难性保健支出的几率仍比平均几率高出五倍。

●尽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孕产妇死亡率整体下降,但农村地区妇女在生产中的死亡率仍比城市地区高三倍。

●30%的收入不均是由家庭中的不平等,包括男性与女性间的不平等所致。收入低于中位数一半的女性相比男性也更多。

2.jpg

近年来,深圳市残联每年都举办残疾人就业招聘会,为求职残疾人与用人单位搭建一个就业供需面对面平台,帮助残疾人争取更多就业机会。(来源: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网站)

目标10的具体目标

●10.1 到2030年,逐步实现和维持最底层40%人口的收入增长,并确保其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0.2 到2030年,增强所有人的权能,促进他们融入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而不论其年龄、性别、残疾与否、种族、族裔、出身、宗教信仰、经济地位或其他任何区别。

●10.3 确保机会均等,减少结果不平等现象,包括取消歧视性法律、政策和做法,推动与上述努力相关的适当立法、政策和行动。

●10.4 采取政策,特别是财政、薪资和社会保障政策,逐步实现更大的平等。

●10.5 改善对全球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监管和监测,并加强上述监管措施的执行。

●10.6 确保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和金融机构决策过程中有更大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以建立更加有效、可信、负责和合法的机构。

●10.7 促进有序、安全、正常和负责的移民和人口流动,包括执行合理规划和管理完善的移民政策。

●10.a 据世界贸易组织的各项协议,落实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的特殊和区别待遇原则。

●10.b 鼓励根据最需要帮助的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非洲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内陆发展中国家的国家计划和方案,向其提供官方发展援助和资金,包括外国直接投资。

●10.c 到2030年,将移民汇款手续费减至3%以下,取消费用高于5%的侨汇渠道。

答疑:减少不平等为何重要

10 matters.jpg

(联合国图片/JC McIlwaine)

如果我们将世界上任何一部分人口排除在外,我们将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方面的目标是什么?

减少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不平等。

为什么?

在全世界,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仍存在收入、性别、年龄、身体残疾、性取向、种族、等级、民族、宗教和机会的不平等。这些不平等威胁着长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妨碍减少贫穷,并且损害人们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这反过来会导致犯罪、疾病和环境恶化。

最重要的是,如果人们被排除在机遇和服务之外,并且没有机会过上更好的生活,那么我们就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也不能让这个星球变得更好。

有哪些不平等实例?

据估算,有6900万五岁以下儿童死于大多可预防的疾病。农村妇女死于分娩的几率是城市中心妇女的三倍。在发展中国家,许多家庭生活在收入分配较20世纪90年代更加不平等的社会中。这些只是几个例子,但是反映了影响全世界所有国家的问题。

如果我没有受到歧视,那么我为什么还要关注不平等现象?

当今世界,我们是互相联系的。问题与挑战、贫穷、气候变化、移民或经济危机从来都不只发生在一个国家或地区。

即使是在最富裕国家,也有许多群体生活在赤贫之中。最古老的民主仍在设法克服种族歧视、恐同和仇视变性者,以及宗教不容忍。儿基会最近的一份报告指出,在一些高收入国家中,儿童之间的不平等现象日益严重。

全球不平等影响着我们所有人,无论我们是谁或我们来自哪里。

我们真的能够实现世界人人平等吗?

我们可以而且应该实现人人平等,从而确保所有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需要统一政治、经济和社会政策,并且重点关注弱势群体和边缘化群体的需求。

最近的统计数据显示,实现人人平等是可能的。2007年到2012年,50多个国家,尤其是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和亚洲的一些最贫困家庭的平均收入增长比他们的国民平均收入增长得更快,由此减少了这些国家的收入不平等现象。

我们能做些什么?

减少不平等需要变革。必须更加努力以消除极端贫穷和饥饿,并在保健、教育、社会保障和体面工作方面加大投资,尤其对年轻人、移民和其他脆弱群体。

在国家内部,赋权和促进包容性社会和经济增长非常重要。如果消除歧视性法律、政策和实践,则我们可以确保机会平等,减少收入不平等现象。

在国家之间,我们要确保发展中国家在全球问题决策中有更好的代表性,以使解决方案更加有效、可靠和可问责。

此外,政府和其他利益攸关方还可以通过计划周全、管理完善的政策,促进为数百万因战争、歧视、贫困、缺少机会等移民动机而离开家乡寻求更好生活的人提供安全、正规和负责任的移民。

以上资料来源于联合国官网(另有标注者除外),文字略有修改

●案例 

深圳充分保障低收入居民及残疾人生活权益

深圳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民生投入,着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对低收入群体及残疾人各项权益的保障,取得了全国瞩目的成绩,让全体市民共享了经济发展的成果。

深圳的成功经验主要包括:

首先,政策保障先行。深圳是全国最早出台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地区。1992年,为规范企业的工资分配行为,捍卫劳动者的尊严,深圳出台了最低工资标准,在全国率先探索最低工资制度,并每年都对最低工资标准进行上调。该制度有效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了中低收入者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其次,持续完善措施。深圳于2008年发布《深圳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规定了由于医疗、教育、住房等情况影响基本生活的低收入家庭,可申请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2019年8月,深圳对该《办法》进行了修订,扩大了最低生活保障申请主体,提升了救助待遇,加强了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保障,从而进一步完善了保障政策体系建设。

第三,从实操层面看,政府对于中低收入家庭的保障标准不断提升,始终与深圳作为国内一线城市的地位相称。2019年8月,深圳市民政局及财政局联合发文,将深圳市居民低保标准从每月1070元调高至1160元,调整后的低保标准与上海市持平,并列全国第一,使低收入困难群众生活得到了切实的保障。

1.JPG

深圳市不断加强残疾人社会工作队伍建设,通过多元化的培训,系统地为残疾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个案、小组、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技巧。(来源: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网站)

第四,充分保障残疾人的各项权益。目前,深圳的残疾人福利保障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较高水平。深圳的保障措施主要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两扩面”。即:“不愁吃、不愁穿,基本医疗、义务教育、住房安全有保障和扩大基本康复服务、家庭无障碍覆盖面”。数据显示,近5年来,深圳共发放困难残疾人保障资金1.6亿元,累计受益残疾人近11万人次;同时,残疾人年新增就业近500人,每年有5000多名残疾少儿获得康复训练、人工耳蜗植入等保障救助。深圳以提升残疾人获得感为着眼点,切实增强了残疾人民生福利保障。

深圳市政府在可持续发展规划(2017—2030年)中明确提出,要建设更高质量标准的普惠发展之城。规划同时指出,要以普惠共享为导向,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向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等普遍提供安全、包容、无障碍、绿色的公共空间。

文字资料来源:深圳特区报、深圳政府在线

●背景

可持续发展目标

2015年9月,世界各国领导人在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联合国峰会上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该议程涵盖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169个具体目标,于2016年1月1日正式生效。各国将致力于消除一切形式的贫穷、实现平等和应对气候变化,同时确保没有一个人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