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169个具体目标解析及案例(103)

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改后.jpg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涵盖17项目标,第12项是负责消费和生产,即: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解读点此)


在这一大项下面,有十七个具体目标,第12.3是:到2030年,将零售和消费环节的全球人均粮食浪费减半,减少生产和供应环节的粮食损失,包括收获后的损失。


现状

国际篇
全球食物17%被浪费,装满卡车可绕地球七圈

据统计,如今世界上的粮食总量,已经多到足够150亿人食用,可是面对地球上的70亿人,竟然还存在近8亿的人没有饭吃。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仅是粮食的产量,还有粮食的浪费。2021年世界各国人均粮食消耗是3.28亿吨。

微信图片_20220917072848.png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最新发布的《2021年粮食浪费指数报告》中估计,2019年全球共有9.31亿吨食品被送入了家庭、零售商、餐厅和其他食品服务企业的垃圾桶,占到可供消费者食用的食物总量17%。报告称,这些被浪费的食物可以装满2300万辆载重量为40吨的卡车,这些卡车首尾相接,可绕地球整整七圈。


同时,该报告发现,虽然普遍观念认为“浪费粮食”是高收入国家才会发生的问题,但报告分析显示,几乎每一个受到评估的国家和地区都存在食品浪费现象,且无论收入水平高低,浪费程度都相当严重。报告发现,家庭中的食品浪费情况尤其严重,占到可供消费者食用的食品总量的11%,食品服务和零售行业的浪费占比分别为5%和2%。按照人均水平计算,全球每年在消费者环节会浪费121公斤的食品,其中由家庭所浪费的食物量为74公斤。


报告指出,浪费粮食会对环境、社会和经济产生显著影响。研究显示,如果将食品供应链各环节所产生的浪费都考虑在内,那么与食品浪费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占到全球排放总量的8%~10%。


微信图片_20220917072912.png


来源:第一财经


中国篇

中国节粮减损促进世界粮食安全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中国每年在收割、运输、储备、加工过程中粮食损失浪费超过6%。如按2020年中国粮食总产量13390亿斤计算,当年损失浪费的粮食总量高达803亿斤,接近于粮食主产省安徽省全年粮食总产量。

微信图片_20220917072919.png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提升,中国的粮食损失和浪费趋势也在发生变化,从以往的“损失高、浪费低”转变为“损失降低、浪费升高”。根据中国农业大学粮食经济研究团队2016年至2017年对28个省份近5000个农户家庭的调查,中国三大主粮作物的收获损失平均约3%,农户消费环节的损失浪费率约7.3%。

近年来,中国通过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持续推进粮安工程,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建立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推广粮食产后减损技术,不断提升科学储粮减损能力。“十三五”期间,每年粮食产后流通环节减少损失约1300万吨,为维护国家和世界粮食安全、节约资源和减少碳排放作出了积极贡献。

来源:人民网

●案例

国际篇

“食物分享” 项目走进丹麦全国


一个名叫赛林娜•吉欧的女人详细研究了食品浪费问题,并开始付诸行动。她先是在脸书上发表短讯,后来又在朋友的帮助下创建了STOP WASTING FOOD(别再浪费食物)网站,专门研究处理废弃食物。该活动渐渐影响了丹麦全国,也走进了其它斯堪的纳维亚国家。

“我们并不需要别人的赠予,正相反,我们要拿走多余的东西。我们经常跟店铺老板说,‘您想把这些东西扔掉是吧?最好让志愿者拿走,这样您就不必把它们扔进垃圾堆了。’我们负责把食物运走,送给有需要的人。我们的目的是拯救食物。”

微信图片_20220917072924.png


来源:俄译半文


加纳的商品集散商

加纳对农业增长的坚定承诺得到了商品集散商的支持,他们从当地小农手中采购农产品。集散商与对大宗作物采购感兴趣的公司买家和政府计划有联系。他们在当地市场存在削弱了贸易商的力量,有助于确保农民的公平价格。在加纳北部,集散商获得资金,为农业投入(化肥和农药)和设备提供前期融资。他们从农民那里购买高粱,供应给酿酒商和批发商。他们提供扩展建议,并提供农场外干燥、清洁和储存设施。在政府的支持下,农业科学院通过促进机械化脱粒、使用篷布进行田间干燥、及时高效的收获以及减少家庭层面的储存,帮助农民降低收获后损失。

微信图片_20220917072929.png


照片中所示的农民是在防水布上而不是在裸露的地面上晾晒高粱粒。这有助于减少损失以及谷物被外来物质污染,从而提高其质量和向正规市场销售的潜力。如果这一经验可以在整个高粱价值链中得到复制,估计加纳将节省价值355万美元的16120吨高粱,并有能力提供约10.2万名5岁以下儿童每年的膳食能量(千卡)需求。


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


中国篇

“黑科技” 助力智慧粮仓建设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粮食安全高度重视,先后启动了“粮安工程”、“放心粮油”、“智慧粮食”、“优质粮食工程”等项目,使我国粮食质量安全体系不断完善。

智能粮仓是以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储存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纽带,运用海量粮库信息对粮库(仓)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数字化描述,并利用数字信息系统作为工具支持,完善工作人员对储粮的管理。

粮食在存储期间,由于环境、气候和通风条件等因素的变化,粮仓内的温度或湿度会发生异常,这极易造成粮食的腐烂或发生虫害。同时粮仓中粮食储存质量还受到粮仓中气体、微生物以及虫害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小麦颗粒归仓之后,保管得好不好是实现节粮减损的关键。在小麦主产区河南,当地通过“绿色”储粮技术和工艺,采用信息化、智能化装备,让新粮“入住”智慧粮仓,粮食安全有保障。

微信图片_20220917072934.png


来源:仪表网


中储粮深圳库高科技赋能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微信图片_20220917072938.png


中储粮深圳直属库于2005年底建成,目前中储粮深圳直属库主要存储有大米、小麦、面粉等主要粮食种类。中储粮深圳直属库始终致力于推进中储粮智能化粮库建设,通过粮情检测、智能安防、数据监测三大模块全方位、无死角地对粮库进行实时监测。


微信图片_20220917072943.png


中储粮深圳直属库仓储科保管组组长李作平说:“氮气是粮食存储的好帮手,它基本可以替代化学药剂,减少化学药剂在储粮中使用,减少保管员接触化学药剂。不仅如此,氮气气调储粮还能有效降低粮食损耗和延缓粮食品质变化。”


目前中储粮深圳直属库所有仓房都可实施氮气气调储粮,每个仓房都安装有输送氮气的管道,以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方式,践行大国粮仓责任担当。

来源:晶报

●  背景

由联合国发起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2015年9月,世界各国领导人在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联合国峰会上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该议程涵盖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169个具体目标,于2016年1月1日正式生效。各国将致力于消除一切形式的贫穷、实现平等和应对气候变化,同时确保没有一个人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