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169个具体目标解析及案例(112)

微信图片_20230205214027.jpg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涵盖17项目标,第13项是气候行动,即: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解读点此)

在这一大项下面,有5个具体目标,第13.1是:加强各国抵御和适应气候相关的灾害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现状

国际篇

万物之中希望最美:全世界每个人的行动都是碳减排的希望!

微信图片_20230205214104.png

2022年5月18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了《2021年的世界气候状况报告》,宣布今天的世界的平均气温已经比工业革命前高出1.11℃,清楚地展现出我们正处在一个逐渐变暖的世界里。在这个变暖的世界里,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吸收了更多的太阳热量,为气候系统提供了更多的能量,从而产生了各种严重的极端气候灾害,高温热浪和野火便是最明显的表现。更热的空气可以容纳更多的水蒸气——每升高1℃约多7% ——这意味着更强烈的暴雨和更大的洪水。海洋吸收了地球上大部分的热量,而温暖的海洋则助长了更强大的飓风和台风形成。两极冰川融化和高温海水膨胀推高了海平面,使风暴进一步冲击内陆更深处。

仅2022年,气候灾害已经席卷全球,接连不断的各种极端天气事件已成为全球各国新闻的头条。破纪录的高温、干旱和野火袭击了北美、欧洲、印度和巴基斯坦;暴雨和洪水席卷了韩国首尔、澳大利亚悉尼、孟加拉国、南非和巴西。这些极端天气的背后都是一个经历了极端天气事件严重打击后的社区、家庭、个人的活生生的故事。很多人认为,碳减排是联合国、各个国家政府、国际组织领导人、跨国公司总裁这种机构与人物关心的事情,但实际上,碳减排跟我们每个人都相关,我们是世界中的构成分子。假使我们不作为,那么整个世界的碳减排就没有任何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些简单的事情,而这些就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或许全世界每一个人最终会意识到,现在采取行动比不采取行动付出的代价要小得多。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篇

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明显提升

微信图片_20230205214111.png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特别是2018年,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党中央决定组建应急管理部和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对我国应急管理体制进行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推动我国应急管理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应急管理部强化应急工作的综合管理、全过程管理和力量资源的优化管理,基本形成了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重特大事故起数持续下降。我国防灾关口更靠前、减灾基础更牢固、救灾机制更灵敏。

应急管理部党委委员、消防救援局局长琼色表示,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进消防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效。改革转制以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职能大幅拓展,从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社会救援,拓展为“全灾种、大应急”的综合应急救援。与2012年相比,2021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56.8%和45.9%,事故总量连续十年下降。2013—2021年,全国年均因自然灾害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直接经济损失占GDP比重,较2000—2012年均值分别下降87.2%、87.4%、61.7%。

来源:人民日报

●案例

国际篇

以色列第一个被认定为韧性中心的城市

微信图片_20230205214116.png

作为一个拥有20万居民的城市和该国第二大工业区,霍隆(Holon)在过去遭受过洪水袭击,因此很容易受到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它被认定为韧性中心是对其努力应对城市化、减少灾害风险、气候变化以及社会和经济包容等挑战的认可。霍隆在应急管理方面的主要优先事项是确保关键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功能连续性,并在发生任何灾难时实现快速恢复。该市有六个行政单位,每个单位在管理紧急情况方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每个单位都有完善的应急计划和程序,这些计划和程序定期与平民一起演练。该市每所学校每年在市政府的监督下进行四次应急演习。

为了促进社会和经济包容,霍隆建立了邻里社区中心,为人们提供了交流的空间。这些中心通过筹款活动和分发食品包来支持低收入人群。该市还优先考虑贫困地区的城市重建项目,以改善生活条件和减少灾害风险。

来源:联合国减灾署

纽约市适应气候变化的洪水风险管理经验

微信图片_20230205214121.png

纽约位于美国大西洋海岸的东北部,拥有520英里的海岸线,紧邻的哈德逊河让纽约市享有航运之便,但海平面上升、风暴潮加剧、极端强降水事件增加等诸多因素叠加导致洪水风险日益加剧。根据监测评估,在过去的100年里,纽约的海平面已经上升了1英尺(约30厘米),而未来将以20年增加10 英寸(约25厘米)的速率上升,纽约市脆弱人群、人居设施、基础设施将更进一步地暴露于气候风险之中。

为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自然灾害,纽约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城市计划——建立一个绿色的、更加强大、更富韧性的纽约。城市洪水管理具有很大的潜力,特别是通过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的调蓄功能。将绿色基础设施纳入到城市综合排水系统,是纽约市洪水风险管理的一个亮点。

来源:壹基金

中国篇

开展灾害风险普查,筑牢防灾减灾防线

微信图片_20230205214126.png

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没有止境,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因此,加强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既是一项紧迫任务,又是一项长期任务。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将防灾减灾救灾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统筹部署重大工程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灾害风险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中国创新发展新时代应急管理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全面提升综合防灾能力,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保障。为全面掌握我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情况,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这是提高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

来源: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建设报

深圳:提高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能力,让城市更韧性

微信图片_20230205214131.png

深圳地处我国南部沿海,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而这让更多人关注到城市应急安全和城市的韧性应对能力。2022年5月4日,深圳市正式印发《深圳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建设工作方案》。根据方案规划,深圳将围绕“能监测、会预警、快处置”三大功能,涵盖生命线工程基础平台建设、生命线工程监测预警能力建设、生命线工程周边环境风险感知能力建设、生命线工程通信保障能力建设、生命线工程防灾韧性能力建设五大板块,囊括了打造高质量“韧性城市”的方方面面。

与此同时,应急管理能力是反映现代化城市治理水平和安全系数的重要指标,而公众应急处置能力与社会组织动员能力则是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在意外突发的现场,有人能够挺身而出,“敢救会救”,彰显着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安全韧性水平。日前,市应急管理局举行“应急第一响应人”队伍成立和授旗仪式,标志着深圳“应急第一响应人”机制正式启动运行。

来源:壹深圳

●背景

由联合国发起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2015年9月,世界各国领导人在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联合国峰会上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该议程涵盖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169个具体目标,于2016年1月1日正式生效。各国将致力于消除一切形式的贫穷、实现平等和应对气候变化,同时确保没有一个人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