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169个具体目标解析及案例(118)

微信图片_20230321143257.jpg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涵盖17项目标,第14项是水下生物,即: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以促进可持续发展。(解读点此)

在这一大项下面,有10个具体目标,第14.2是:到2020年,通过加强抵御灾害能力等方式,可持续管理和保护海洋和沿海生态系统,以免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并采取行动帮助它们恢复原状,使海洋保持健康,物产丰富。

●现状

国际篇

联合国预警:大灾难已不可避免,全球2.75亿人恐流离失所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不断上升。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在20世纪,海平面在全球范围内上升了约7.5英寸(0.19米),而在21世纪末,可能还会再上升3英尺(0.91米)。

微信图片_20230321143404.png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太平洋岛国斐济的不少村庄都被部分淹没,不仅影响了当地居民的谋生,也让他们面临背井离乡的困境。斐济农村人口有一半靠捕鱼为生,海水变暖破坏了沿海的生态系统,使他们的收入来源更加不稳定。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研究发现,西太平洋的海平面一直在上升,比全球平均水平快2至3倍。未来,越来越多的人可能被迫背井离乡,前往内陆高原或者搬迁海外。

微信图片_20230321143410.png

基里巴斯正因为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而面临严重的威胁。回家的路已经被洪水淹没,如果遇到下雨天,水位还会更高。

微信图片_20230321143427.png

Tebikenikoora 镇的村民在排球场旁合影。排球是基里巴斯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之一。洪水淹没了排球场和周围的地区。政府承诺会出资修建更多的海堤。

微信图片_20230321143432.png

由于涨潮时盐水侵蚀,阿拜昂环礁上的椰子树都已经死去。Tebunginako 镇由于海平面上升和海水侵蚀,不得不整体搬迁至别处。

微信图片_20230321143437.png

曾经适宜居住的 Aberairang 岛正逐渐消失:岛屿变得越来越小,淡水越来越少。

微信图片_20230321143442.png

同样是联合国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则堪称人类的噩耗——报告显示,目前已“没有可靠的途径”来阻止全球气温上升超过1.5摄氏度,到2100年,伦敦、纽约、上海、曼谷和其他主要城市的大片地区将被淹没,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将遭到威胁!非营利组织Climate Central的科学家估计,目前有多达 2.75 亿人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将被洪水淹没的地区。

微信图片_20230321143447.png

去年6月,巴基斯坦发生毁灭性的洪水,淹没了该国三分之一的土地,导致800万人流离失所,给该国造成了数十亿的损失。

微信图片_20230321143452.png

洪水在几个月后才消退,但仍有数百万人无家可归。道路被毁,数以千计的重要建筑——包括学校和医院——成为废墟。

来源:新浪看点

中国篇

构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新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绿色低碳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新主题,海洋产业发展正在从过去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向技术创新与节约集约的开发方式转变。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党的二十大报告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我们要按照“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等战略部署,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把海洋开发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布局当中,统筹保护与发展,统筹资源保障与生态安全,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理念,在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过程中不断强化科学布局、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和高效利用,提高海洋自然恢复修复和再生能力。

微信图片_20230321143458.png

当前,海岸带地区面临开发干扰,海洋生态系统面临污染损害、外来物种入侵等多种因素威胁,赤潮、绿潮、水母暴发等生态灾害多发,生态问题存量消化仍需时间。步入新发展阶段,减灾中心将加快向海洋生态预警监测领域转型,紧密围绕自然资源部“两统一”核心职责,全面推进海洋生态预警监测、评价工作。

一是做好全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的业务组织和技术指导,以实现“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分布格局掌握清楚”“对典型生态系统的现状与演变趋势掌握清楚”“对重大生态问题和风险掌握清楚”为目标,推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建设和任务落地见效,为系统科学开展生态状况评价和保护修复,进而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强化应对海洋生态灾害和全球性问题。在做好传统赤潮灾害应对基础上,减灾中心将全力支撑浒苔绿潮防控,开展浒苔绿潮监测和源头排查,力推浒苔绿潮灾害防控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局地性生物暴发机理研究监测,建立我国风险生物清单;进一步支撑全球性海洋生态问题监测,优化海洋缺氧、酸化和微塑料监测布局,定期编制国家级监测评价报告,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

三是扎实推进典型海洋生态系统调查监测。到2025年,建立10类典型生态系统生态基线,基本摸清海岸带生态家底,联合有关监测机构,聚焦突出生态受损问题,研发生态预警指标与方法,制作发布预警产品。

四是深耕海洋碳汇监测。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海草床、红树林、盐沼这三大海洋碳汇生态系统的国家之一,发展海洋碳汇潜力巨大。

来源:腾讯网

●案例

国际篇

保护沿海生态系统,亚马逊联合保护国际基金会成立国际蓝碳研究所

微信图片_20230321143503.png

2022年11月25日,亚马逊与保护国际基金会在202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COP27) 上宣布,将共同成立国际蓝碳研究所,支持东南亚及其他地区的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的修复与保护,以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帮助保护沿海社区。蓝碳指存储在红树林、海草和潮汐沼泽等沿海和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碳。这些生态系统可以将大量的碳固定和存储在海洋植物与底部的沉积物中,是全球气候变化治理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蓝碳研究所将落户新加坡,以支持东南亚及太平洋岛屿发挥其巨大的蓝碳潜力。东南亚拥有世界上三分之一以上的红树林,但最大规模的红树林损失事件也发生在该地区。就区域而言,从亚洲到太平洋岛屿,海平面上升和强风暴给沿海社区带来的影响正在不断上升。蓝碳生态系统在提供淡水、支持生物多样性和其他自然效应的同时,也增强了社区抵御气候影响的能力。

来源:新浪看点

加拿大启动第一个海洋生物区

微信图片_20230321143508.png

加拿大宣布建立第一个海洋生物区,以帮助保护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海岸具有重要生态和文化意义的Gwaxdlaa/Nalaxdlaa地区,该地区面积13.3万平方公里,是加拿大迄今为止最大的海洋保护区。它使加拿大走上了到2025年保护其25%海洋的轨道。加拿大还承诺向“蓝色长城”提供3000万美元的财政捐助。这笔资金用于西印度洋主导、非洲驱动的路线图,以在2030年前打造一个自然向好的世界,主要集中在“为人类、气候和自然提供再生海景”项目上。

来源:世界经济论坛

中国篇

惠东县自然资源局加强海洋灾害防治,严守海岸防御线

微信图片_20230321143513.png

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不断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加快构建抵御自然灾害防线,全面提高重大自然灾害抗御能力。惠东县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毗邻南海的大亚湾和红海湾,受到热带气旋影响,极易发生灾害性海浪、海啸、风暴潮等海洋灾害。加强海洋灾害预警,减轻海洋灾害风险,直接关系沿海群众生命安全,关系海水养殖业和滨海旅游业发展。2021年以来,惠东县自然资源局切实做好海洋灾害防治工作,强化海洋预警预报,建设海洋监测平台,宣传防灾救灾知识,切实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惠州市惠东县自然资源局

深圳出台专项规划防御海洋灾害助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深圳毗邻南海,频频受到风暴潮、灾难性海浪、海岸侵蚀等海洋灾害的影响,在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以及海洋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深圳打下了一定的海洋防灾减灾工作基础,但在建设韧性城市与适应海洋发展需求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

微信图片_20230321143519.png

为此,按照各上级部门关于防灾减灾的重大任务部署,经市政府同意,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编制并印发了《深圳市海洋自然灾害防灾减灾专项规划(2021-2025年)》,旨在进一步提升深圳抵御重大海洋灾害的综合能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该规划从海洋观测、海洋预警预报、减灾工程、海洋灾害应急体系等四个方面推进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发展。瞄准国际领先水平,打造综合立体海洋观测体系;定位现代化新标杆,稳步提高预警报信息化水平;围绕城市安全保障,加强海洋灾害防范能力建设;坚持全面先行示范,完善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发展。

该规划制定了5年行动计划,包含了11项重点任务,以期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树立中国海洋防灾减灾示范标杆,打造全球海洋防灾减灾合作平台。到2025年,深圳海洋灾害观测分布密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灾害预警水平达到国内领先,防灾工程防御风险能力达到国际一流,海洋灾害风险防范和管控能力显著提高,海洋防灾减灾决策服务、公共服务更加完善,使全市海洋防灾减灾综合服务管理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和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奠定坚实的基础。

来源: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背景

由联合国发起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2015年9月,世界各国领导人在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联合国峰会上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该议程涵盖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169个具体目标,于2016年1月1日正式生效。各国将致力于消除一切形式的贫穷、实现平等和应对气候变化,同时确保没有一个人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