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169个具体目标解析及案例(134)

17.png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涵盖17项目标,第15项是陆地生物,即:保护、恢复和促进可持续利用陆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地管理森林,防治荒漠化,制止和扭转土地退化,遏制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在这一大项下面,有12个具体目标,第15.8是:到2020年,采取措施防止引入外来入侵物种并大幅减少其对土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控制或消灭其中的重点物种。


●现状


国际篇


物种入侵造成世界环境和经济损失 



ias.png

图片来源: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外来物种或非本地物种是由人类有意或意外地引入到其自然分布范围之外的地区的动植物或其他生物。其中一些物种得以立足并对本地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这些物种被归类为外来入侵物种(IAS)。


由于全球人员和货物流动的增加,以及新的贸易路线的开辟和交通运输的改善,被引入到新地区的物种数量正在增加。《自然通讯》杂志2017年的一项研究发现,过去200年中,超过三分之一的物种引入发生在1970年之后。


根据《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数据,外来入侵物种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物种灭绝的第二大常见原因。例如,棕树蛇在20世纪40年代被引入到关岛后,导致该岛上的10个鸟类物种灭绝。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世界遗产展望》,外来入侵物种也是对自然世界遗产地最重要的威胁之一,影响了241个遗产地中的68个。


外来入侵物种的影响不仅限于生物多样性,还严重影响经济活动、生计、食品安全以及人类健康和福祉。总体而言,外来入侵物种有可能破坏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10个目标的进展。


尽管与外来入侵物种相关的社会经济成本的规模尚不清楚,但据估计,外来入侵物种及其管理的直接影响每年给全球经济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据估计,外来入侵物种每年给欧盟造成至少125亿欧元的损失,给澳大利亚造成至少136亿澳元的损失。仅入侵的外来昆虫对农业和林业的影响,每年就在全球造成至少700亿美元损失。为了控制入侵的淡水生物污垢动物(例如在发电和水处理设施的湿润表面上积聚的斑马贻贝和斑驴贻贝),全球每年付出的成本估计超过2.77亿美元。


来源: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中国篇


物种入侵对中国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构成威胁


中国.jpg

图片来源:新华网


根据中国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0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中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有71种已经对入侵地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实质性危害,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还有两百多种已经入侵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这些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物种构成威胁。数据显示,入侵物种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逾2000亿元。


来源:新浪网、法治日报


●案例


国际篇


水生科技集团的自主仿生水下航行器(AMBULANT项目)


AMBULANT.jpg

图片来源:水生科技集团


水生科技集团(AquaBioTech Group)是一家国际咨询公司,通过其区域办事处和全球精选的合作伙伴开展各种水产养殖、渔业和水生环境项目。

 

用于数字笼式监控的自主仿生水下航行器 (AMBULANT)旨在创建一款具有智能监控系统的仿生机器人,用于识别海底栖息地以及水产养殖中的鱼类及其生物量。这将是对传统水产养殖的一次转型和升级,因为迄今为止使用的技术因其外表吓人、噪音大、隐蔽性差而给生物体带来困扰。在这种情况下,仿生意味着设备的外观和运动情况就要像鱼一样。

 

这些机器人效率高、实用性强、对鱼群干扰小。机器人将支持具有重要商业价值的物种的环境保护,并检测出濒危和入侵物种。在水产养殖中,该设备将改善鱼类福利和风险因素监测,减少养殖过程中效率低下的情况,并进一步发展监测技术,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AMBULANT的一大目标是通过机器学习、机器视觉原型、人工神经网络等技术,开发和构建关键海洋特征(濒危物种、入侵物种、底栖生物类型、丢失或损坏的海洋基础设施)的自动化底栖检测和识别系统。


来源:水生科技集团


全球入侵物种数据库(GISD)


gisd.jpg

图片来源:全球入侵物种数据库


全球入侵物种数据库(GISD)是一个免费的在线可搜索信息源,提供关于对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的外来入侵物种的信息。全球入侵物种数据库旨在通过向广大全球受众传播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增加公众对入侵物种的认识,并促进有效的预防和管理活动。它重点关注威胁本地生物多样性和自然地区的外来入侵物种,涵盖了从微生物到动植物的所有分类群。


全球入侵物种数据库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的入侵物种专家组(ISSG)管理。它是在1998年至2000年期间作为由前全球入侵物种计划(GISP)领导的全球入侵物种倡议的一部分而开发的。


来源:全球入侵物种数据库


中国篇


大自然保护协会白泥项目


t n c.jpg

图片来源:大自然保护协会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The Nature Conservancy)成立于1951年,是国际上最大的非营利性的自然环境保护组织之一。协会一直致力于在全球保护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陆地和水域,维护自然环境、提升人类福祉。


2021年,在太古基金、海洋保育提升资助计划(MCEF)和当地社区合作伙伴的支持下,大自然保护协会推出了一个新项目:管理白泥重要的生态栖息地,以保护其自然美景和敏感的生物多样性。

在香港,白泥是一个生态热点,在那里可以找到濒临灭绝的马蹄蟹和海草品种。然而,白泥目前没有受到任何法定保护和管理,因此其面临越来越多的威胁,例如不可持续的旅游业和入侵物种的猖獗蔓延。


以下是此白泥项目的内容:


1、开展沉积物研究、栖息地位置分布、监测马蹄蟹等科学研究和生态监测;


2、开展积极保育管理工作,如重整废弃的养蚝场、清除外来入侵的大米草、清理水产养殖废料和海洋垃圾;


3、通过到学校分享、公开讲座、教育参观、大学生大使培训、成立教育小组和与当地利益相关者的社区会议,促进可持续的旅游行为并提高公众对蚝礁的认识。


截至2022年11月,TNC和一众义工已在白泥修复了2200多平方米的废弃养蚝场,清除了1200平方米的侵入性大米草,同时清除了600公斤的水产养殖废料和海洋垃圾。


来源:大自然保护协会



深圳市盐田区举办生态日宣传活动


eeb.png

图片来源:深圳市生态环境局


2023年8月15日,盐田区政府在大梅沙万科中心举办辖区首个生态日活动,活动由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盐田管理局、盐田区发展改革局、梅沙街道办、万科公益基金会、深石零碳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广汇源环境水务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活动设置了共建花园参观、大梅沙内湖湿地生态公园项目参观、黑水虻厨余垃圾处理室参观、环境与健康攀岩体验活动等环节,邀请辖区群众开展外来入侵物种生态保护修复活动,认识黑水虻作为有机废弃物小规模生物式处理技术的实践应用。


来源: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深圳新闻网


●背景


由联合国发起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2015年9月,世界各国领导人在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联合国峰会上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该议程涵盖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169个具体目标,于2016年1月1日正式生效。各国将致力于消除一切形式的贫穷、实现平等和应对气候变化,同时确保没有一个人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