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169个具体目标解析及案例(164)

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改后.jpg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涵盖17项目标,第17项是促进目标实现的伙伴关系,即:加强执行手段,重振可持续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在这一大项下面,有19个具体目标,第17.14是:加强政策一致性,促进可持续发展。

●现状

国际篇


各国为政策发展做出共同努力


发展承诺指数是国际公认的政策一致性指数,涵盖八个不同的政策领域:发展融资、投资、移民、贸易、环境、健康、安全和技术。CDI的主要目标是在政府内部和政府之间就指数所衡量领域的政策如何影响发展展开讨论,并针对相对于国家规模的政策努力进行衡量、评分和比较,从而促使人们关注政策制定者可以做些什么来改进政策。

situation 1.png


最初21个国家近些年的CDI排名变化情况。图表来源:全球发展中心


瑞典在2023年的CDI排名中名列第一,其次是德国(第二名)和挪威(第三名)。瑞典在发展金融、移民和环境方面排名第一,在健康方面排名第二。然而,由于研究合作水平较低,它在技术方面的表现仍然相对较弱。德国总体排名第二,比上一次CDI上升了5位。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其国际发展融资的大幅增长。挪威排名第三,在发展融资和技术方面表现良好,在投资方面排名第一,但由于农业补贴和化石燃料生产高企,在贸易和环境方面表现不佳。


在所有指标中,大多数衡量国家支出的指标都出现了上升趋势,但发展结果喜忧参半。与新冠疫情后的财政扩张同步,超过一半的CDI参评国家增加了对气候有害的化石燃料补贴、扭曲贸易的农业补贴和助长种群枯竭的渔业补贴。然而,从好的方面来看,类似比例的CDI参评国家政府也增加了对技术研究的支出,特别是在对私营公司的税收优惠方面做出了大量努力。


来源:全球发展中心

中国篇

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2023年底以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政府工作报告》等重要会议和文件都反复强调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2024年10月8日,国务院以“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强化政策协同提升实施效果”为主题,进行第十次专题学习。国务院总理李强指出,当前宏观经济治理的复杂性明显上升,要用系统性的思维、方法和措施,优化政策资源和工具的配置组合,释放更大的政策效能。各部门各地区都要增强政策一致性的意识和能力,主动加强政策协调和工作配合,使各类政策相互衔接、有机统一,共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来源:新华社

●案例

国际篇

欧洲委员会开放世界上首个全球人工智能条约供签署


case global 1.jpg
欧盟、美国和英国代表签署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工智能安全条约。图片来源:欧洲委员会


2024年9月5日,欧洲委员会开放了世界上第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人工智能全球条约供签署。该条约的正式名称为《人工智能与人权、民主和法治框架公约》(CETS第225号),标志着全球人工智能监管的关键时刻。该条约由欧洲委员会部长委员会于2024年5月17日通过,建立了一个全面的法律框架,涵盖AI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从设计和开发到部署和退役。它在解决潜在风险的同时促进负责任的创新,采用技术中立的方法以适应AI的发展。

该条约符合《欧盟人工智能法案》和欧盟其他法规中概述的原则,包括以下基本要素:专注于以人为本的AI,与人权、民主和法治保持一致;基于风险的方法;可信AI的关键原则(例如透明度、稳健性、安全性、数据治理和保护);AI生成内容以及与AI系统交互的透明度;加强记录、问责和补救措施;通过监管沙盒支持安全创新;风险管理义务;文档义务;监管AI活动的监督机制。


来源:法学家新闻

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上保持政策一致性


当前,世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生物多样性,削弱了人们繁荣发展的能力。这种损失影响了我们的社会、经济以及我们处理洪水和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的能力,这些事件在过去50年中的发生频率增加了五倍。它还降低了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case global 2.jpg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iStockphoto

各国政府正在制定各自的国家生物多样性目标,并修订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目前,已有19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该公约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其组成部分以及公平公正地分享利用遗传资源所产生的惠益”的国际法律文书。各国政府也在加大对生物多样性的投资,多边银行正在探索为基于自然的项目提供资金的新方法。然而,对生物多样性有害的补贴的重整再用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得到解决。


在组织层面,通过商业自然联盟的“此刻为自然”活动和自然相关财务披露工作组(TNFD)早期采用者计划等举措,企业正在加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努力。企业在政策一致性方面率先行动的另一个例子是全球金枪鱼联盟。这个由零售商和供应链公司组成的独立联盟与区域渔业管理组织密切合作,以确保其金枪鱼符合环境绩效和社会责任的最高标准。


来源:世界经济论坛

中国篇

中国持续推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


2015年,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正式成立,该机制由中国和湄公河流域五国(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共同发起,旨在通过深化政治互信、促进经济合作和加强人文交流,推动次区域共同发展与繁荣。机制明确了政治安全、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三大重点领域,以及互联互通、产能合作等五个优先方向,倡导务实、开放、循序渐进的合作原则,致力于构建互利共赢的区域命运共同体。

多年来,澜湄合作机制架构不断健全,建立了年度外长会议、多次高级政府会议与培训班,设立了秘书处和设在北京的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合作中心,以及连接该地区各智库的全球湄公河研究中心。


图片2.jpg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2024年8月8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十一次高官会以视频方式举行。会议由澜湄合作共同主席国中国高官、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和泰国高官卢吉功共同主持,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高官出席。中方表示愿同湄公河国家深化团结合作,共同推动区域互联互通和绿色创新发展,共同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加快构建澜-湄命运共同体。


来源:中国外交部


中国赛道与ESG可持续发展大会在深举行


2024年12月7日-8日,“投资光明,共创未来——中国赛道与ESG可持续发展大会”顺利在深圳市光明区天安云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为期两天的大会涵盖了ESG可持续发展大会、光明区走访、AI专题分论坛、上市公司路演、易董ESG价值评级颁奖盛典等精彩环节,旨在促进交流合作,汇聚行业智慧,激发创新活力,共同探索ESG引领下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case china 1 .png

图片来源:光明区政府在线


会上,ESG价值联盟正式宣告成立。该联盟旨在通过促进知识交流、能力提升,推动ESG标准制定与评价体系完善,加强项目合作与资源共享,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与品牌形象,以及助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等多维度努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飞跃,推动全球经济向可持续、包容性方向迈进。

来源:壹深圳

●背景

由联合国发起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2015年9月,世界各国领导人在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联合国峰会上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该议程涵盖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169个具体目标,于2016年1月1日正式生效。各国将致力于消除一切形式的贫穷、实现平等和应对气候变化,同时确保没有一个人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