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走过2019年夏天——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17项目标(SDG)回顾

时光如梭,这个夏天,我们完成了对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系列解读,从6月28日发布第1项开始,到10月31日发布了第17项。感谢给予我们支持的各国际组织和个人,我们整理了17项目标各项案例,集中呈现给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支持者们,希望得到你们更多的参与和指导。

目标1: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

案例:全球减贫情况不容乐观

尽管全球贫困率自2000年以来已经下降了一半以上,但在发展中地区,仍有十分之一的人与家人生活在每天1.90美元的国际贫困线以下,数百万人的每日收入勉强高于这个水平。东亚和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取得了重大进步,但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仍有42%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详情点此

国际1(来源:新华网).jpg

(来源:新华网)

案例:深圳扎实开展省内全面对口帮扶工作

2013年以来,深圳市对口帮扶河源、汕尾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47.27亿元,紧紧围绕精准扶贫、产业共建、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帮扶等重点工作,持续加大帮扶力度。深圳市对口帮扶河源、汕尾323个省定相对贫困村24063户贫困户、83951名贫困人口。2016年以来,选派464名干部,组建10个驻县工作组和323个驻村工作队,全口径投入帮扶资金20.4亿元,实施到村项目5533个,到户项目5.3万个。2016至2017年,两年已累计帮助6.14万贫困人口达到预脱贫标准。

目标2: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和促进可持续农业

案例:全球饥饿人口分布,发展中国家占据大半

世界上大多数饥饿人口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有12.9%的人口营养不良。亚洲的饥饿人口数量最大,占世界饥饿总人口的三分之二。近年来,南亚的饥饿人口比例有所下降,但西亚则略有上升。南亚面临的饥饿负担最为沉重,约有2.81亿营养不良人口。2014-2016年期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营养不良人口比例近23%。营养不良每年导致310万名五岁以下儿童死亡,占五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的近一半(45%)。全世界四分之一的儿童发育迟缓,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可能升至三分之一。在发展中世界,6600万名小学适龄儿童食不果腹,其中仅非洲就有2300万。

国际2(来源:联合国).jpg

(联合国图片)

案例: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中国在消除饥饿方面经验的值得推广

据新华社报道,2019年1月,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戴维·比斯利在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时表示,中国在消除饥饿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其成功经验值得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学习和推广。比斯利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在消除饥饿方面,没有哪个国家取得的成就能够同中国相比,“中国的成功模式需要在世界其他地区得到学习和推广”。他表示希望在世界粮食计划署框架下,中国经验和西方经验可以进一步交流融合。(详情点此

目标3: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段人群的福祉 

案例:国外健康促进奇思妙招

老板给员工发计步器,公示步数

日本东京某公司提出了“百利达方式促进健康的6 点建议”,即“一无二少三多”,不吸烟、少吃饭、少喝酒、多沟通、多活动、多参与社会活动。公司老板还为每位员工配备了计步器,要求员工每天走路1 万步以上,并将统计结果公示,以此鼓励员工自觉加入健康促进的队伍。

国际3(来源:摄影部落).png

(来源:摄影部落)

告别久坐,攒步数当钱花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如果一个英国家庭每周至少散步3 次,每次达到1.25 万步,那么就可以获得超市8.5 折购物折扣券、运动服装折扣券、免费电影票或者健身会员卡折扣券。英国健康服务部门的一位负责人表示,这项举措将在一些新城镇试行,希望借此帮助老年人和年轻白领改掉久坐不动的坏习惯。

设置奖金,没完成锻炼就扣钱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美国成人都没有达到最小建议量的运动量。对此,该国超过80%的大公司都在用物质奖励调动员工锻炼的积极性。曾有一项针对该国某公司281 名员工的实验:锻炼目标是每天步行7000 步,坚持13 周。研究者设计出3 种金钱激励模式——1.如果完成当天的7000 步目标,那么当天奖励1.4 美元。2.每天完成目标之后者可得到一张彩票。3.每人先预付42美元/月的目标完成奖金,如果哪天未完成,就扣除1.4 美元。实验结果显示,第三种模式参与者的运动量最大,其平均运动量比平时提升了50%,而且他们全部为超重和肥胖者。

文章来源:保健时报

案例:深圳十年医改成就斐然,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

2009年以来的医改,开创了深圳卫生健康事业跨越发展、创新发展的新局面。自带“改革基因”的深圳,在医疗卫生体制机制领域涌现出诸多改革创新,也为全国医改提供了“深圳智慧”。十年来,深圳始终把应对医疗需求快速增长与推动特区医疗卫生事业一体化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加大投入,持续增加医院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推动了卫生健康事业的平衡、协调发展。(详情点此

目标4: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

案例:全球基础教育普及度仍有待提高

发展中国家的初等教育入学率达到了91%,但仍有5700万儿童失学。未入学的儿童中,超过半数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据估计,50%的小学适龄失学儿童生活在受冲突影响的地区。全球有6.17亿名青少年缺乏基本的数学和识字技能。

国际4(图).jpg(联合国儿童基金会/El Baba)

案例:深圳促进各类教育优质特色发展

深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强公办义务教育建设,是提升市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举措。2019年,深圳市将继续扩大和优化基础教育学位供给,新改扩建18所公办中小学,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超过3万个。(详情点此

目标5:实现性别平等,增强所有妇女和女童的权能

案例:全球性别平等  仍需进一步努力

虽然在全球范围内妇女参政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她们在国民议会代表中所占的比例仅为23.7%,远未达到平等。在全球范围内,妇女仅占农业用地所有者的13%。100多个国家已经采取行动,跟踪用于性别平等的预算拨款。在北非,仅有不到五分之一的非农业部门有偿工作由妇女从事。从事非农业部门有偿工作的妇女比例从1990年的35%上升至2015年的41%。如今,在46个国家,妇女在至少一个议院中占据了30%以上的席位。

国际5(来源:联合国照片).jpg

(联合国图片/Eskinder Debebe)

案例:深圳推动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除了经济发展与创新精神举世瞩目,在推动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方面也有许多优秀经验,被联合国妇女署“2012中国女性传媒大奖”授予“女性发展贡献奖”。深圳率先出台中国内地首部性别平等地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性别平等促进条例》(详情点此

目标6:为所有人提供水和环境卫生并对其进行可持续管理

案例:世界饮用水和环境管理现状

世界人口中十分之三无法获得安全管理的饮用水,五分之三无法使用安全管理的卫生设施。1990年至2015年,全球使用经改善的饮用水源的人口比例从76%增加到了90%。缺水影响超过40%的世界人口,且该比例预计会增加。目前超过17亿人所生活的河流流域用水量超过回补量。40亿人缺少基本的卫生设施,如马桶或坑厕。人类活动产生的废水超80%未经处理就排放到河流或海洋。每天都有近千名儿童死于由水和环境卫生问题引起的可预防的腹泻疾病。约70%从河流、湖泊和含水层中抽取的水用于灌溉。洪水和其他与水相关的灾害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所有自然灾害致死人数的70%。

国际6 (联合国照片).jpg

(联合国图片/Kibae Park)

案例:多管齐下,全面提升深圳水环境质量

深圳地少人多,发展空间资源严重不足。尤其是本地水源匮乏,水资源对外依存度高达70%以上,且市外供水水源相对单一,供水保障的稳定性面临挑战。与此同时,深圳水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治理难度很大。尽管任务艰巨,但深圳近年来的治水成绩十分突出。(详情点此

6.jpg

经过近年的努力,深圳市福田区部分河流的部分指标已达到30年来最好水平。图为风光旖旎的福田河。(来源:深圳晚报)

目标7:确保人人获得负担得起的、可靠和可持续的现代能源

案例:全球现代能源发展仍任重而道远

全球范围内,13%的人口仍然无法使用现代电力。30亿人仍然靠燃烧木头、煤炭或动物粪便烹饪或取暖。能源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约60%来自能源使用。2012年,将易燃燃料作为家用能源而导致的室内空气污染造成430万人死亡,其中妇女和女童占总死亡人数的五分之三。2015年,可再生能源在全球最终能源消费中的份额达到17.5%。

国际7(联合国图片).jpg

(联合国图片/Eskinder Debebe)

案例:清洁能源产业为深圳可持续发展助力 

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深圳资源能源保障问题日益突出。深圳能源自给能力较弱,且成本较高。因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清洁能源技术产业化成为深圳破解能源保障难题,推动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详情点此

LNG.jpg

图为位于深圳市大鹏区的深圳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来源:中国海洋在线)

目标8:促进持久、包容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促进充分的生产性就业和人人获得体面工作 

案例:全球就业仍面临挑战

2017年,全球就业率为5.6%,低于2000年的6.4%。2016年,全球范围内有61%的工作人口从事非正规就业。除去农业部门后,有51%的工作人口属于这一类别。在45个有数据的国家中,40个国家的男性收入比女性高出12.5%。全球的性别工资差异达23%,并缺乏决定性行动进行改善,要实现工资平等还需68年。女性的劳动参与率为63%,男性为94%。尽管女性的公共生活在增加,妇女所承担的无偿护理和家务仍为男性的2.6倍。2016-2030年,全球劳动市场需要为新增待就业人群提供4.7亿个岗位。

国际8(联合国图片).jpg

(联合国图片/Eskinder Debebe)

案例:深圳多管齐下,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人才竞争力

改革开放40年来,深圳已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了2000万余人口的国际化都市, 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最新数据显示,深圳已是中国GDP总量排名第三的一线城市,薪酬水平亦位居全国前列。深圳已成为全球闻名的“创新创业之都”。(详情点此

目标9:建造具备抵御灾害能力的基础设施,促进具有包容性的可持续工业化,推动创新  

案例:全球工业和创新仍有巨大发展潜力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仍然匮乏,如道路、信息和通信技术、卫生设施和水电设施。世界范围内16%的人口无法使用移动宽带网络。在许多非洲国家,尤其是低收入国家,基础设施的不足降低了40%左右的公司生产力。得益于亚洲制造业的迅速增长,全球制造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由2005年的15.2%增加到2017年的16.3%。工业化的就业倍增效应对社会有积极影响。平均每个制造业岗位能为其它领域带来2.2个就业岗位。工业加工和制造业领域的中小型企业在工业化早期阶段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并创造了最多的就业岗位。这些企业占了全球超90%的业务,并提供了50%-60%的就业岗位。最不发达国家在食品和饮料(农产品加工业)、纺织品及成衣的工业化方面蕴含巨大潜力,并在可持续地创造就业机会和提高生产力方面拥有良好前景。中等收入国家能通过发展基本金属和金属制品工业获益,其系列产品的国际需求正迅猛增加。在发展中国家,只有30%的农产品能经过工业加工,而在高收入国家这一比例达98%。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在农业企业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国际9(联合国图片).jpg

(联合国图片/Kibae Park)

案例:深圳发展高科技新兴产业,打造国际创新之都

深圳是全国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和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长期以来,深圳坚持把创新作为城市主导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40%,成为我国新兴产业规模最大、集聚性最强的城市。(详情点此

9.jpg

深圳企业研发的大型仿人服务机器人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来源:“青少年科技教育空间”搜狐号)

目标10:减少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不平等  

案例:全球携手共同努力减少不平等

2016年,最不发达国家超过64.4%的出口商品均可零关税进入世界市场,相比2010年,这一比例提高了20%。根据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数据,最贫穷20%人口的儿童五岁前死亡率仍比最富裕20%人口的高三倍。社会保障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残疾人遭遇灾难性保健支出的几率仍比平均几率高出五倍。尽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孕产妇死亡率整体下降,但农村地区妇女在生产中的死亡率仍比城市地区高三倍。30%的收入不均是由家庭中的不平等,包括男性与女性间的不平等所致。收入低于中位数一半的女性相比男性也更多。

国际10(来源:公益网校).jpeg

(来源:公益网校)

案例:深圳充分保障低收入居民及残疾人生活权益

深圳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民生投入,着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对低收入群体及残疾人各项权益的保障,取得了全国瞩目的成绩,让全体市民共享了经济发展的成果。(详情点此

目标11: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  

案例:致力于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和社区,全球都在改变

目前,全球有一半人口,即35亿人居住在城市,到2030年预计会增至50亿。

在未来几十年,95%的城市扩张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目前,有8.83亿人住在贫民窟,大多数都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城市只占全球土地面积的3%,但却产生了60%-80%的能源消耗和75%的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城市化给淡水供应、污水处理、生活环境和公共卫生都带来压力。截至2016年,90%的城市居民呼吸着不符合安全标准的空气,42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问题。全球超过半数的城市人口呼吸着污染级别高于安全标准2.5倍的空气。

国际11(来源:360个人图书馆).jpg

图为新加坡海滨湾花园,自2011年10月开业以来,因其可持续性的设计而备受赞誉。(来源:360个人图书馆)

案例:深圳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智慧城市是将先进信息技术与城市经营服务理念进行有效融合,通过对城市的地理、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系统进行数字网络化的管理,对城市基础设施、基础环境、生产生活相关产业和设施的数字化、信息化的实时处理与利用,为城市公共管理与服务提供更便捷、高效、灵活的创新运营与服务模式。目前,深圳的智慧城市建设已在全国领跑。(详情点此

目标12: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

案例:振兴可持续消费和生产,全球都在努力

世界250家最大企业中有93%发布可持续性报告。全球仅有不到3%的水为淡水(可饮用水),其中2.5%冻结在南极洲、北极和冰川中,因此,人们必须指望剩下的0.5%满足全体人类生态系统的淡水需求。人类污染水的速度超过河流和湖泊中水自然循环和净化的速度。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改用节能灯泡,那么,每年全球将节省1200亿美元。尽管技术进步带来了能源效率的提高,但是,到202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国家的能源消耗将继续增长35%。在全球各领域对能源的使用中,商业和住宅的能源使用增速仅次于交通。2002年,经合组织国家库存机动车辆为5.5亿辆(其中75%是私家车)。预计到2020年,机动车拥有者人数将上涨32%。与此同时,机动车驾驶里程将增长40%,同期全球航空旅行将增长2倍。家庭能源消费量占全球能源消费的29%,最终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21%。201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最终能源消费的17.5%。每年,食品产品中预计有三分之一,即相当于13亿吨、价值1万亿美元,会在消费者和零售商的垃圾箱里腐烂,或者由于运输和收获不当而变质。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水资源不合理使用、过度捕捞和海洋系统退化都削弱了自然资源基础的粮食供应能力。食品能源消耗占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约30%,能源排放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约22%。

国际12(来源:筑龙学社).jpg

专为低碳减排而设立的英国格林威治半岛低碳能源中心(来源:筑龙学社)

案例:深圳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绿色低碳城市

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主要聚焦“降耗、增量、提质”,从而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模式。深圳在这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2019年8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等单位发布的《中国绿色低碳城市评价研究报告》显示,深圳位列中国绿色低碳城市中服务型城市的第二位。(详情点此

12.jpg

深圳国际低碳城是中欧可持续城镇化合作的旗舰项目,重点发展低碳服务业、智能绿色IT技术、节能环保等低碳战略新兴产业,打造成国家级低碳发展示范区。(来源:龙岗政府在线)

目标13: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案例:全球团结一致,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截至2018年4月,175个缔约方已经批准了该协定并且已经有168个缔约方已经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通报了其首批国家自主贡献。截至2018年4月,已经有10个发展中国家成功完成并首次提交了国家适应计划,以应对气候变化。发达国家继续朝着实现到2020年每年联合动员1000亿美元资金用于减排的目标迈进。自1880年至2012年,全球气温上升了0.85℃。气温每上升1度,粮食产量就下降约5%。从1981年到2002年,由于气候变暖,全球玉米、小麦和其他主要作物产量每年下降4000万吨。海洋升温,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从1901到2010年,由于升温和海冰融化,全球海洋面积扩大,海平面平均上升19厘米。自1979年以后,北极的海冰面积以每十年107万平方千米的速度缩小。以目前的温室气体浓度和排放水平来看,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很可能比1850-1900年高出1.5℃,除非出现某种意外的情形。世界的海洋将会变暖,海冰将继续融化。预计到2065年,海平面将平均上升24-30厘米,到2100年,平均上升40-63厘米。即使现在停止排放,气候变暖的多方面效应也会持续几个世纪。自1990年以来,全球的二氧化碳 (CO2) 排放量上升近50%。2000年至2010年十年间,排放量的增长速度高于此前三个十年。目前,还有可能通过一系列科技手段和行为改变,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2℃以内。如果在制度和技术上做出重大变革,把全球变暖控制2℃以内的概率就会超过一半。

国际13(来源:联合国).jpg

2019年9月23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起并主持的联合国 “气候行动峰会”在纽约举行。(联合国图片/Loey Felipe)

案例:应对气候变化,深圳在行动

气候变化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圳作为国家首批低碳试点城市,一直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了先行先试的明显成效。(详情点此

13.jpg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9年1月至6月份全国空气质量状况,深圳在全国168个城市当中排名第3,仅次于海口、拉萨。“深圳蓝”“深圳绿”已经成为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来源:深圳政府在线)

目标14: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案例:全球海洋可持续发展 机遇和挑战并存

海洋覆盖地球表面的近四分之三,占地球全部水资源的97%,若以体积衡量,海洋占据了生物在地球上所能发展空间的99%。超过30亿人的生计依赖于海洋和沿海的多种生物。在全球范围内,海洋和沿海资源及产业的市场价值估计每年达3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5%左右。目前已知的海洋生物有近20万种,预计实际的数量则可能要成百上千万。海洋吸收约30%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缓冲着全球暖化的影响。海洋蕴藏着世界上最大的蛋白质资源,超过30亿人口主要靠海洋为他们提供蛋白质。海洋渔业直接或间接雇用2亿多人。渔业补贴导致许多鱼类物种灭绝,也不利于振兴全球渔业以及相关工作,使得海洋渔业生产每年比预期损失500亿美元。公海站点显示,自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以来,海水酸度水平已经增加了26%。由于污染和富营养化,沿海水域正逐渐恶化。一定要加强通力合作,否则到2050年沿海富营养化在20%的大型海洋生态系统中将会提高。

国际14(来源:联合国).jpg

(联合国图片/Martine Perret)

案例:深圳保护海洋环境,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深圳拥有114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和206公里海岸线。过去三十多年,海洋为深圳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食物供给、空间支持、休闲娱乐等服务支撑,但同时,城市规模扩张也给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深圳在构建城市绿色发展新格局中,坚持生态优先,加强陆海统筹,严守生态红线,保护自然岸线。(详情点此

目标15:保护、恢复和促进可持续利用陆地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森林,防治荒漠化,制止和扭转土地退化,遏制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案例:联合国与企业共建狮子共享基金

2018年6月21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FINCH和创始合作伙伴玛氏公司宣布成立狮子共享基金,这是一项旨在通过要求广告商将一定比例的媒体支出投入保护动物和提升动物福利项目的倡议。狮子共享基金将促成合作伙伴为其所有含有动物的广告,贡献出其媒体支出的0.5%,投入该基金。这些资金将用于保护世界各地的动物及其栖息地。该基金正努力在三年内每年筹集1亿美元,用于联合国和民间社会组织实施的一系列野生动物保护和动物福利项目。

国际15(来源:联合国).jpg

(联合国图片)

案例:保护与发展并重,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深圳多年来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大力营造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2018年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目前,深圳森林覆盖率已达40.6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1%,全市公园总数达942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95平方米。深圳打造了美丽中国建设的典范城市,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了美丽与发展的双赢。(详情点此

15.jpg

海绵城市公园“样本”——香蜜公园。(何龙/摄 来源:深圳特区报)

目标16:创建和平、包容的社会以促进可持续发展,让所有人都能诉诸司法,在各级建立有效、负责和包容的机构  

案例:国际司法面临严峻挑战

在所有的机构中,受到腐败影响最大的是司法和警察部门。腐败、贿赂、偷盗和逃税每年给发展中国家造成的损失达到1.26万亿美元,而通过这笔钱,那些每天靠着不足1.25美元维持生计的人可以至少在六年内每天收入达到甚至超过1.25美元。5岁以下的儿童中有73%的人进行了出生登记,但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仅仅只有46%的儿童进行了出生登记。在受到冲突影响的地区,有约2850万的小学适龄儿童失学。法治与发展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相互关系并且相互促进,对于国家和国际一级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过去十年里,未经判刑而被拘留的囚犯几乎未发生变化,占囚犯总数的31%。

国际16(来源:联合国).jpg

(联合国图片 / Stuart Price)

案例:深圳大力推进法治中国示范城市建设

深圳一直高度重视法治建设,率先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示范城市”的战略目标。2018年9月,由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发布的《法治政府蓝皮书——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18)》显示:深圳以总分790.13分位列100个参与评估城市第一名。深圳已成为中国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详情点此

目标17:加强执行手段,重振可持续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案例:全球伙伴关系蓬勃发展 

2014年,官方发展援助达到1352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产品有79%免税。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负担保持稳定,约占出口收入的3%。过去的四年间,非洲地区的互联网用户翻了将近一番。全球青少年中有30%为数字原住民,网龄至少已经有5年。但是仍有超过40亿人无法使用互联网,其中90%来自发展中国家。

国际17(来源:联合国).jpg

(联合国图片/Isaac Billy)

案例:深圳向世界分享可持续发展经验

近年来,深圳以全球视野谋划开放布局,积极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搭建国内国际开放合作平台,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内外联动和双向开放,向国内国际分享深圳可持续发展经验。(详情点此

17.jpg

深汕特别合作区鹅埠先进制造集聚区一角。(李星照/摄 来源:深圳商报)

●经验总结

深圳打造可持续发展先锋,成为可持续发展领跑城市

近年来,深圳一直在努力践行可持续发展,也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可持续发展,是深圳对居民的一句郑重承诺,和未来的一个美好约定。

多项“第一”,推动可持续发展

深圳市科创委党组书记邱宣表示,深圳从顶层设计就牢牢把稳了可持续发展的“舵”,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深圳是全国首个PM2.5源解析城市,首个VOC涂料技术规范城市,首个远洋船舶泊岸期间使用岸电城市,首个实现100%新能源公交车的城市,建成全国首个碳交易市场……

深圳从城市规划的第一步,就为可持续发展定下了基调。深圳坚持组团结构,奠定大疏大密的发展格局;坚持生态底线,严格保护自然环境;提升土地效率,挖掘存量空间潜力;引导绿色生活,提供便捷低碳的出行选择;增强城市人性,打造安全绿色的支撑体系;促进公众参与,倾听每一个群体的声音。

科技助力,追求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不是缓慢发展,要在追求发展速度的同时兼顾可持续性,科技创新是“撒手锏”。截至目前,深圳已成立5家诺奖实验室,13家新型基础研究机构,7家海外创新中心。累计建成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1家,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1877家。为推动深圳可持续发展,设立可持续发展科技专项,加快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重点聚焦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治理、健康深圳建设、社会治理等民生科技领域,发挥科技在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志愿者之城,助推可持续发展

深圳是一座“志愿者之城”,一支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动力。目前全市拥有注册志愿者165万人,在全市登记备案的志愿服务组织有1.1万家,在社会组织管理局注册为法人志愿服务组织的有2013家。深圳团市委在交通疏导、垃圾分类、社区禁毒等19个领域组建1022支专业志愿服务队。在医院、法院、税务、社保、口岸等与老百姓直接面对面的领域设立35家特色U站,形成了一定的社会效应。

本文来源:深圳商报

●精彩预告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17项目标解读已圆满收官,我们将继续与您同行,开启全新篇章。从下期开始,我们将带您走进可持续发展169项具体目标,分享更多精彩故事及案例,敬请关注!